CBA半決賽啟用歐洲裁判引熱議:嚴抓手部動作獲好評 接近FIBA尺度
北京時間4月26日,CBA半決賽正式開打,遼寧男籃客場19分不敵廣廈男籃,此役也是新賽季的季后賽首次啟用歐洲裁判,再加上亞洲裁判,本土裁判的搭配,這讓比賽內容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。
從比賽內容可以看到外籍裁判(尤其是歐洲裁判)對動作的抓取更注重“第一反應”,避免了國內常見的“耐心哨”導致的后續沖突。
而且吹罰減少了因判罰爭議導致的比賽中斷。半場犯規次數(廣廈11次、遼寧12次)和全場節奏控制被認為更接近國際標準,比賽耗時縮短且對抗強度未受影響。
全場比賽,廣廈25次犯規,遼寧26次犯規,與季后賽八強相比,整體來說大幅度減低了,而出現沖突的處理方面,本場比賽的歐洲裁判霍羅佐夫也是吹罰非常果斷,既沒有大量時間觀看比賽錄像,也沒有與教練員溝通之后的吹罰,若是控場的層面,本場比賽堪稱接近完美。
媒體人周赫點評說道:今天這個比賽兩名外籍裁判,執裁的水平感覺還是比之前要高不少,哨響的及時,場面控制力強,吹罰也比較準確。其實我們的裁判水平未必差很多,但你總覺得在這種關鍵比賽國內裁判吹的猶豫,所以場面控制力才差勁。
季后賽強度高,球員們火氣大也正常,如何控制場面,控制球員動作,不激化矛盾,真的見裁判功力。
球迷也給出很高的評價點評說道:這場比賽的 歐 亞裁判組合 吹的非常棒!我們CBA的球員 小動作太多 ,一到國際賽場 遇到國際裁判全部暴露無遺,就需要這樣的裁判判罰 才能顯示比賽的公平公正。
還原了籃球本身,吹得挺好的。某種程度上也減少了受傷的概率。
兩個洋哨對于教練員場邊表態以及球員場上防守動作的尺度掌控,帶來了一股清新的感覺:原來哨可以響得這么干脆,原來哨可以吹得這么及時,原來這些那樣的舉動是可以趕緊吹個技術犯規讓當事人冷靜一下的。
很少有一場防守強度很大的CBA比賽能夠讓裁判獲得極高的打分,看來大家都盼著爽快的哨聲很久了。或許,這才是絕大多數人在本場比賽的最大收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