勇士3-1火箭凸顯最大差距,巴特勒教科書級領袖表現,格林又隱身
勇士這比賽真就是頂著極大的劣勢做到的3比1領先,G3庫里大爆發,G4波杰與巴特勒又把得分責任扛了下來,4場比賽,勇士隊正在慢慢彌補球場上的劣勢,而火箭隊的優勢越來越小,在得分方面格林也遲遲站不出來。
勇士正在細節發力
勇士隊就是頂著籃板會大劣的預期開始的本輪系列賽,G1輸16個,全是進攻籃板,G2輸14個,首節就輸7個,G3輸了6個,G4輸了7個,雖然勇士隊沒能將場場輸籃板的局勢翻過來,但在籃板沖搶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,從大劣勢變成了小劣勢。
另外一點做得非常好的就是控制球隊失誤,勇士隊非常強調球的轉移,控制失誤是整個賽季科爾一直叨叨的紀律,系列賽頭兩場29次失誤,最近兩場一共才18次,成效也非常顯著。
兩隊對抗升級,比分犬牙交錯的,誰的細節把控的好,誰就會有更高的勝率,籃球場上最重要的四要素統計,有效命中率、失誤率、進攻籃板率和罰球率,勇士隊調整的部分都非常精準,在這方面,我們能夠看到,主教練科爾沒有絲毫的戰略失焦。
火箭隊反制微弱
勇士已經很清楚火箭在進攻端難以為繼了,我們在G1賽后說過,火箭隊籃板優勢巨大,勇士隊幾乎不可能占到便宜,所以火箭只要能在有效命中率方面表現的稍稍好一些,勇士隊的壓力就會很大,這就是一輪用有效命中率對換進攻機會的系列賽。
結果火箭雙后場只在G2和G4時各自爆發了一場,剩下場次全可以用拉胯來形容,進攻端無法有效回應勇士,而籃板方面的陣地也很快被勇士隊守住,利好出盡之后是啥?火箭隊不可能在防守端和籃板繼續加大籌碼了,G4中雙方沖突大爆發已經使對抗觸頂,只有進攻,也只能是進攻,火箭隊需要有人去得分。
G4中火箭隊整體進攻效率不錯,但你敢說火箭手感回暖嗎?看看統計單,火箭只有4人投進三分,其中小賈、格林、狄龍各進一個,范喬丹一人三分12中8,而單場投進8次三分,對于范喬丹個人來說,是生涯級別的,他上次在季后賽單場命中8記三分,還是2020年代表猛龍首輪打籃網,已經是5年前了。
格林、范喬丹這倆沒一個穩定的,還不給小賈機會,球隊進攻就更困難,我是感覺,常規賽一路下來的贏球模式可能讓烏度卡有點路徑依賴,他是準備把勇士隊搶輸嗎?
勇士得分點變多了
勇士熬過了G3那種極度困難的情況之后,在得分點分布方面終于多樣化了,巴特勒27分、波杰26分,波斯特、希爾德也都有兩位數,庫里本場得分不高,但其實你明白,他是任務輕了,這比賽他終于能歇歇了。
我對巴特勒無話可說,我一直是巴特勒入勇的堅定支持者,記得一次科爾的賽后采訪中提到過他對于篩選球員的三大標準,聰明、強硬、競爭性,你就知道巴特勒為什么適合勇士了,巴特勒一個人包辦了勇士22次罰球中的12次,能得分、能組織、能造殺傷還能帶銜接段,這還是帶傷出戰,絕對的領袖角色,賽場沖突非但沒有影響他,反而讓他更冷靜了,有巴特勒在,勇士這輪系列賽機會就大多了。
西部除雷霆外,上半區球隊都沒占優勢,每一輪系列賽都是難解難分,大比分是假象,勇士這輪也是一樣,說到底,就差一個球,不能提前開香檳,絕不能掉以輕心。